随州房产网 > 资讯中心 > 随州新闻 > 正文

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百万人口,百平方公里!(2016-2030年)

2019-01-28 15:46来源:随州日报


“城市性质和城市目标决定城市的发展方向。科学、鲜明的城市定位可以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聚集资源、展现特色,为城市的最优化发展提供战略指引和实施路径,从而最有力地提升城市竞争力。”

面对新时代的战略机遇

随州的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如何重新定位?

未来的

发展战略和主要发展方向是什么?

新编制的

《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

给出了答案——


随州是全省第一批总规编制改革试点城市,总规编制工作于2015年底启动,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市规划设计院联合编制。2017年10月,《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06—2030年)》获得了省政府批复,规划的批准实施在随州市规划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

一、战略目标:

随州市城市发展建设目标是:以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建成全国著名谒祖文化和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湖北省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和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湖北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以及湖北省新能源、物流产业基地为重点,推动区域增地位、经济增实力、社会增活力、城乡增神韵、人民增福祉;推动开放对接、创新转型、特色发展和绿色崛起。将随州市建设成为服务鄂北、联动武汉、融入长江经济带,生态和文化旅游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要的旅游城 市,世界华人谒祖圣地和中国专用汽车之都,鄂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规划城市开发边界:东至曾都区与广水市交界,南至浪河,西至曾都区与随县交界,北至百垱水库、夹子沟水库和先觉庙水库,总面积约 525 平方公里。

规划城市规模:到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城市集中建设区人口达到8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92.0平方公里。到2030年,市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城市集中建设区人口达到108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18.5平方公里。

二、城乡总体布局:

随州市的城镇体系发展采取“壮大中心,统筹城乡;区域协同,内聚外联;弘扬文化,彰显特色”的发展策略

通过城镇集聚发展和交通轴线引领构筑“一主两翼,三轴多点”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一主”即随州市区,是带动全市发展的核心地区和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主要载体。

“两翼”指广水市区和随县县城(厉山镇)。

“三轴”指实现市域外联内聚的三条功能轴,含武西发展轴、随州市区-广水发展轴、殷店-随州市区-洪山发展轴。

“多点”指支撑市域均 衡发展的城镇节点,包括殷店镇、洪山镇两个市域次中心培育城镇和唐县镇等13个重点镇。

建立“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次中心培育城镇—特色小城镇”的城乡体系,规划对城镇规模等级进行划分:

一级城市1个,规划城镇人口规模为108万,为随州市区(含淅河镇);

二级城镇2个,规划城镇人口规模为20-50万,其中广水市区规划城镇人口规模为35-45万、随县县城(厉山镇)规划城镇人口规模为20-30万;

三级城镇3个,规划城镇人口规模为5-10万,包括洪山镇、殷店镇、唐县镇;四级城镇规划城镇人口规模为1-5万,包括府河镇等18个镇;五级城镇规划城镇人口规模小于1万,包括太平镇等14个镇。

结合山水格局、发展动力等相关分析,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为“东进、西优、南拓、北联”。规划建设“老城历史名城格局传承区”“城东高新技术产业区”“擂鼓墩文化旅游服务核心区”“城南交通枢纽生态新区”“两水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淅河产城融合创新产业示范区”。形成“一主一副、双轴多组团”的多中心组团式结构。

一主:是指依托现状随州高新区与老城区核心形成的综合型城市主中心。

一副:是指依托随州南站形成的综合型城市副中心。

双轴:是指沿交通大道、炎帝大道形成的南北向城市拓展主轴以及沿随州站、随州南站间形成的东西向城市拓展主轴。

多组团:是指布局相对紧凑、功能相对独立的城市组团。

三、公共服务体系:

按城市级、片区级、社区级三级体系配置,形成“一主一副多中心”的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依托高新区核心和老城区核心形成综合型城市中心;

依托高铁站布局市级副中心,重点发展商务办公、教育科研、文化会展以及旅游服务等职能。

规划多个专业化职能中心,包括位于城南组团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文化展演中心和商务办公中心,位于城东组团的体育中心、生产服务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在北部组团、城南组团、擂鼓墩组团和磙山组团各规划1处组团中心,各居住区、独立居住组团设置社区级中心。

四、综合交通:

构建“一横一纵一斜”市域交通走廊,完善市域城镇的网络化联系。

一横:依托麻竹高速、G346以及规划预留的随麻安铁路等交通设施,构建武胜关-广水市集中建设区-长岭、府河-随县县城-均川-安居-环潭-洪山的横向交通走廊。

一纵:依托随岳高速、G240、S262、S263、S264以及规划的信阳-随州-荆门高铁和月益铁路等交通设施,构建小林-殷店-随州市集中建设区-随州县城-均川-洛阳的纵向交通走廊。

一斜:依托汉十高速、西武高铁、G316 和汉丹铁路,构建武汉-府河、长岭-淅河-随州市集中建设区-随县县城-安居、环潭(唐县、万福)-襄阳的区域综合交通走廊。

根据规划功能分区,构建由随州大道(国道G316)-甘沟子路-炎帝大道-绕城南路组成的城市环线;

南北向过境通道由随州大道和炎帝大道-绕城南路承担,

东西向过境交通近期由北外环路和淅魏路组织,远期通过甘沟子路和绕城南路组织。

保留现状随县、安居、均川、何店、淅河、编钟大道 6 处高速出入口,

预留北绕城高速G240出入口。

五、城市交通:

按照带型城市交通特征,规划形成“十二横九纵”城市骨架路网体系。

“十二横”:是指甘沟子路、经开大道、两水大道、北外环路、桃园路、清河路、青年路、解放路、迎宾大道、编钟大道、红旗路、淅魏路。

“九纵”:是指随州大道、裕民大道、炎帝大道--绕城南路、擂鼓墩大道--中环路、白云大道、沿河大道--神农大道、交通大道、季梁大道、鹿鹤大道。

规划“九横五纵”的公交专用道网络,保障公交路权和通行权优先,提升公交服务竞争力。

“九横”是指解放路、青年路、迎宾大道、编钟大道、桃园路、清河路、红旗路、淅魏路。

“五纵”是指交通大道、鹿鹤大道、季梁大道、 烈山大道、擂鼓墩大道-白云大道。

六、绿化生态:

规划形成“三区、八廊、多点”为主体的点线面相结合、具有完整体系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

“三区”是指水源涵养防护区、农田生态保护区以及城镇综合发展区三个生态功能分区。

“八廊”是指溠水、?水、涢水、漂水河、府河、应山河、广水河、淮河主要干支流,建设河流生态廊道。

“多点”是指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自然生态节点,保护生态节 点的完整性,增加节点的生态功能。

规划形成“一轴、一环、三片、多廊、多点”的城市绿地系统结构。

“一轴”指府河流域两岸树木、灌木丛、水生植物于一体的绿色生态轴线。

“一环”指连接新 316 国道、炎帝大道、南外环为一体的城市绿环。

“三片”指漂水河湿地公园示范片、随州白云山生态公园(随城山生态公园)示范片、以新铁山为中心的大堰坡生态产业示范片区(含惠兰谷)。

“多廊”指沿城市河流的滨河绿带以及沿主要道路的防护绿带交织而成的绿色生态廊道。

“多点”指不同类型、规模的公园绿地呈斑点状分布,为市民提供户外活动的绿色开敞空间。

七、名城保护:

整体保护随州传统空间格局和自然山水特色,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文化空间载体,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形成城市特色,以“编钟文化、炎帝文化”为重点,保护、传承与弘扬历史文化。

重点保护以老城区为核心的历史城区以及草甸子街历史文化街区、淅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安居古镇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和安居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八、城市特色风貌:

依托自然山水与城市景观,形成“群山为屏、水网相连、三心引领、六区辉映、轴线交织、多点凸显”的总体景观结构。

“群山为屏”结合白云山、东团坡、义地岗等山体构建生态屏障。

“水网相连”结合涢水、?水、漂水、府河等水体构建生态网络。

“三心引领”依托生态、人文空间打造老城人文景观核心、南站人文景观核心与文化公园自然景观核心。

“六区辉映”划分老城人文景观风貌区、新城现代景观风貌区、生态商务景观风貌区、高新产业景观风貌区、产业综合景观风貌区、生态文化休闲景观风貌区等六大景观风貌区。

“轴线交织”沿主要的交通干道及绿道形成的景观轴线,包括交通大道--铁路遗址公园景观轴、青年路景观轴、迎宾大道景观轴、编钟大道景观轴、北部绿化隔离带景观轴、红旗路景观轴、两水景观轴、316 国道景观轴以及炎帝大道景观轴等。

“多点凸显”围绕景观轴线塑造自然景观节点和人文景观节点。包括随州站站前地区、随州博物馆周边地区、府河大桥、编钟音乐之都文化产业园核心区域、淅河老街周边地区、城北绿化隔离带节点、白云山生态公园、漂水湿地公园、漂水上游生态节点、光华公园等。

规划确定了随州市的城市性质

规定了城市建设的基本方针

指明了城市建设的方向

随州,加油!

遇见更好的随州!

(原标题:未来10年随城这样建:百万人口,百平方公里!看视频…)

责任编辑:小忆
随州房产在线电商微信
网友评论(0条评论)

注册|登录看不清?点击更换图片!